早晨接水時有股“怪味”,水龍頭的水看著很渾濁,水煮開了出現白色沉淀物……在日常生活中,不少市民都遇到過關于自來水水質的疑問。在實驗室里檢測人員用演示解答了市民的疑問,表示上述現象并非水質有問題,而是供水時的一些物理或化學因素造成的假象。
水燒開后為何漂有白色物質?
在一間實驗室,實驗人員正在操作臺上準備一項小實驗,電爐子上放著4個燒杯,燒杯中的水已經沸騰了,實驗人員不停地用玻璃棒來回攪拌。四種實驗用水分別為:自來水、依云礦泉水、嶗山礦泉水和娃哈哈純凈水。
工作人員介紹,為了讓市民能看到效果,實驗室9日就提前開始做這個實驗,水先煮沸8小時,然后冷卻一夜,第二天部分燒杯底部就出現一些白色固體,這就是礦物質。在這些實驗用的燒杯中,除了娃哈哈純凈水之外,其他三種水都有白色固體,其中依云礦泉水最多,代表礦物質多。“原本水里有鈣鎂離子等物質,這些物質溶于水,可加熱以后鈣鎂出現了分解,產生了碳酸鈣和碳酸鎂兩種不溶于水的物質,這就產生了沉淀。”試驗證明,礦泉水中確實含有礦物質。娃哈哈沒有這種沉淀現象,是因為純凈水中沒有礦物質,相當于蒸餾水。
工作人員說,很多市民發現,水燒開以后上面漂著一層白色物質,時間一長白色物質慢慢沉淀,就質疑是不是水質有問題,其實這些沉淀物都是礦物質。
凈水器“凈”出水中雜質?
另外一個操作臺邊進行著另一個試驗。實驗人員將四個燒杯中也分別倒入了自來水、依云礦泉水、嶗山礦泉水和娃哈哈純凈水,然后在每個水杯中加入一個電解棒,通電以后除了純凈水之外,其他三種水都出現了褐色的沉淀物。
“有些凈水器銷售廠家就借此機會推銷,稱這些沉淀物就是凈水器分離出的雜質,其實不然。”實驗人員解釋道,“水中的水離子、礦物質等元素能導電,電解棒共有四個觸角,其中兩個為鐵質,通電以后因為導電原因所以將鐵質上的鐵原子導入了水中,形成褐色沉淀,而純凈水中由于不含其它物質,不導電,所以不會出現沉淀物。”
剛打開水龍頭水為何發白?
現場,實驗人員還講解了日常生活中容易遇到的其他水質誤解,比如打開水龍頭后水是白色的,過一會又變回來了,“這是因為水壓較大,有些管道中有空氣,壓力把氣泡打得粉碎,所以出現這種情況,一般家中有燃氣熱水器時這種情況較為常見。”
有的市民提出,打開水龍頭水有一股怪味,是不是水質有問題。實驗人員說,“其實這是余氯的味道,余氯含量都是符合標準的,而且能夠確保水流出時是干凈的。”